武汉晋级为全国超大城市,武汉作为中国的中心城市之一,凭借经济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人口增长,至此,武汉市城区人口突破1000万,正式晋升为中国超大城市之一。
武汉晋级为全国超大城市
武汉市城区人口突破1000万,正式晋升为中国超大城市
武汉观察家获悉,据新华社报道,7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根据国务院于2014年下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2年10月公布的《202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超大城市8个,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全国特大城市11个,分别为杭州、东莞、西安、郑州、南京、济南、合肥、沈阳、青岛、长沙、哈尔滨。
武汉之殇——90年代排名下滑
武汉观察家了解到,在历史上能够称之为大的唯有大武汉、大上海,从民国时期到1980年期间,武汉一直位居中国城市前四强,长江黄金水道巩固了武汉内陆航运中心的地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依靠外贸优势,东南沿海城市迅速崛起,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一线城市。
从90年代开始,武汉在全国的排名持续下滑。2000年以后,湖北及武汉积极主导推动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中部六省积极响应。时任武汉市市长李宪生连续三年在全国人大会上发言,追问“武汉在哪里”,疾呼中央支持中部地区发展,重视武汉在中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阮成发主政武汉时期,大兴基建,地铁、高架桥、过江通道等一个接着一个,据说当时武汉市有14000个工地,到处一片忙碌的场景,那个时候一些人不太理解,但是阮市长高瞻远瞩,认为武汉市不能只看到眼前,而应该放眼未来几十年发展,所以城市建设必须具备前瞻性,按照一线城市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当时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武汉2049规划》,引发全国广泛关注。
武汉大规模基建深入推进,加上后来的工业倍增计划,让武汉市的城市硬件设施和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极大提升了武汉市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定调:我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
2000年以后,随着中部崛起的不断推进,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谁是中部六省的龙头城市?
当时竞争最激烈是当属郑州和武汉。郑州依托铁路枢纽,城市得到极大发展,2005年之前武汉市的铁路都属于郑州铁路局管辖,可以看到招牌:郑州铁路局武汉分局,后来才改为武汉铁路局。
网络上那几年吵得不可开交。直到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明确: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至此,郑州和武汉争斗了多年的“战役”画上句号——武汉就是中部地区的龙头老大。
在2012年12月,由国家官方印发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武汉就十分明确的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2017年1月25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明确要求武汉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等四大功能为支撑,加快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2011年,武汉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奋斗目标。201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首次明确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截止目前,国家层面批准和认可的国家中心城市一共有9个,其中中部地区仅有武汉和郑州。
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最早在2005年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依据《城市规划法》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提出。2007年,由原建设部上报国务院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中指出: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中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门户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应当具有全国范围的中心性和一定区域的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
机遇:多重国家级战略在武汉叠加
武汉观察家获悉,最近几年,武汉市不断被国家委以重任,多重国家级重大战略部署在武汉叠加,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我国第三大科教基地、中国光谷所在地,在全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长江经济带超大城市
武汉观察家注意到,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这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基础;“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圈和成渝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武汉被确定为长江经济带超大城市,和上海、重庆一起,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发展,武汉在国家层面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2、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武汉观察家发现,2022年6月25日上午,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隆重举行。在这次大会上,科技部副部长邵新宇传达了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要决定和战略部署:支持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支持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国际科创中心和成渝区域科创中心之后,又一个区域重大战略布局。”会上,科技部副部长邵新宇传达了国家布局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有关意见。
邵新宇表示,建设武汉科技创新中心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件大事,是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任务和战略使命。科技部将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同推动武汉科技创新中心在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武汉晋级为全国超大城市,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全部内容了,总之,武汉晋升为全国超大城市,这是一场历史性的回归,是一次重大的胜利。